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互聯網+”契合了政協協商民主能力建設需求,加快推進互聯網與政協民主協商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更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指出,“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維、創(chuàng)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等新形式,提高協商實效”,這為“互聯網+”推進政協協商民主能力建設指明了方向。從互聯網技術特性與協商民主功能發(fā)揮來看,兩者優(yōu)勢互補,“互聯網+協商民主”有利于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優(yōu)勢和稟賦,推進政協更好地履行職能、發(fā)揮作用。
互聯網視域下的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新特點
拓展了協商民主的新平臺。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協商民主平臺更加多元。我國作為互聯網大國,充分利用互聯網視域下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移動互聯網平臺等來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建立與民眾密切聯系的通道,為黨群之間更好地了解和交流創(chuàng)建平臺,可以更高效地解決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更有利于黨對人民群眾的科學領導,有利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擴大了人民內部各方面參與面。技術與社會的協同發(fā)展使得創(chuàng)新組織和社會階層不斷演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上涌現出了很多新的社會階層群體:IT精英、網絡大咖、創(chuàng)客等,他們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應用創(chuàng)新,不管在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模式還是引導社會輿論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網絡參與擴大了協商民主的參與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普通民眾參與政治生活積極性的提高更是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民主政治進程。
引發(fā)了協商民主模式變化。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邁進,社會向多元化進一步發(fā)展,新的利益階層、群體的出現使我國協商民主發(fā)展的社會基礎不斷擴大。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各大傳統行業(yè)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方式,實現跨越式的發(fā)展。同時,互聯網也提供了一個平臺,大家可以通過它來表達民意,參與民主政治生活,促進協商民主??梢哉f互聯網受創(chuàng)新驅動,正在引發(fā)一種新的協商民主和政治參與模式,這種模式也呈現出常態(tài)化的特點。
促進政協協商民主融入互聯網
確立“網絡協商民主”的理念?!熬W絡協商民主”是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而產生的一種新型事物。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8.02億人、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7.88億人。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重要機構,要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倡導暢所欲言、體諒包容、平等議事、互動交流的協商議政氛圍,以更加平等、開放和尊重的心態(tài)對待各界別的網絡民意,廣泛搜集并及時反映利益訴求,與社會各界開展積極互動,形成良好的“網絡民主”氛圍。
樹立“網絡民主監(jiān)督”的理念?;ヂ摼W為網民提供了可以自由平等發(fā)表意見、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社會動態(tài),并且不存在某種絕對性支配力量的平臺,促使網民的民主監(jiān)督意識不斷增強。做好政協協商民主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協商理念,尋求最大公約數,追求社會的全面進步,同時也必須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各級政協組織及政協委員要適應網絡監(jiān)督的新理念,廣泛團結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政協民主監(jiān)督,將原生態(tài)的網絡監(jiān)督納入民主監(jiān)督渠道,放大網絡輿情的建設性,消除其破壞性和片面性,同時也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建議,使政協民主監(jiān)督可以借助互聯網視域下的“東風”而變得更加高效、便捷、多元化。
互聯網視域下的協商民主需要進行規(guī)范引導
建立互聯網視域下協商民主的法律制度。互聯網作為互動式的交流平臺和暢通的溝通渠道,需要從法律法規(guī)、參與機制等層面進行必要的制度設計,從而保證協商過程與結果的合法性、平等性與公正性。一方面,將協商民主的互聯網行為納入法治化軌道;另一方面,構建“官—民”互動參與機制。在互聯網協商民主參與機制的設計中,要建立定期協商制度,將互聯網協商民主作為常態(tài)性運作機制納入公共決策的必要程序,從主題選擇、具體討論步驟到共識的達成均形成規(guī)范的制度規(guī)則,實現公眾參與互聯網協商民主的常態(tài)化與程序化。
確立互聯網視域下的協商民主管理規(guī)范。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從提案、專題調研、專題協商到反映社情民意等,創(chuàng)造了多個對話現場來實現協商民主的溝通,推動了協商的制度化。民主協商不應當局限在某一個空間,不同的協商設計能促進或制約民主效力的不同方面,只有結合不同種類的協商,才能取得最大的民主效應。當然,任何政治參與方式都離不開外部的制度支持和文化環(huán)境,互聯網協商民主的政治參與方式也同樣有待于人民政協與政協委員的共同努力,使之不斷發(fā)展完善,最終成為每個政協委員都有條件有能力參與的民主機制和公共協商的平臺。
提升政協委員互聯網視域下的政治參與責任和理性。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的主體,其個人價值理念能夠引導并改變政治參與行為?;ヂ摼W傳播的分散、無中心結構模式與自由、開放的傳播特征在拓寬公眾政治表達空間的同時,也容易形成道德缺失、責任感不足、盲目追隨等問題,引發(fā)公眾網絡行為失范現象。因此,培養(yǎng)政協委員的責任意識和理性思維,進而重塑網絡行為,是網絡協商民主有序展開的重要保證。一方面,提升政協委員的網絡道德責任感與政治責任意識;另一方面,提升政協委員理性思維能力。要積極引導政協委員圍繞公共利益,對海量網絡信息進行客觀分析與判斷并展開理性思辨,確保民主協商是平等公民之間理性討論的結果。(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堅定信心決心 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為我們親切、直觀展現了改革開放偉大的歷史進程,十分震撼!”[詳細] -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全國政協委員:凝聚共識 堅持改革開放道路
20日下午,在京的全國政協委員集中參觀了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詳細]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