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西藏博物館獲悉,“如意度量 五彩意境”西藏唐卡藝術專題展(勉唐篇)即將與廣大觀眾見面。此次勉唐篇主要以西藏博物館特色唐卡藏品作為基礎,全面搜集、梳理西藏繪畫藝術領域關于勉唐藝術流派研究資料,把握最新學術動態(tài)及有關成果,以不同時期代表性唐卡為主,壁畫為輔,通過唐卡形制藝術、勉唐畫派、勉薩畫派三大部分,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勉唐藝術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清晰準確地重構了勉唐繪畫藝術的基本發(fā)展脈絡。
唐卡是用布料等紡織物裝裱,便于收卷和攜帶的西藏傳統(tǒng)平面畫。唐卡藝術是在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基礎上,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發(fā)展演變,借鑒、融匯周邊其他民族的繪畫藝術創(chuàng)造發(fā)展而成的中華藝術瑰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地域特色和藝術風格。唐卡內容涉及歷史、科技、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多個領域,以畫言史,以畫敘事,被譽為“西藏文化的百科全書”。
公元十五世紀,勉唐畫派創(chuàng)始人勉拉頓珠學習借鑒各路藝術流派,同時突破其構圖規(guī)律與色彩模式,以青藍綠色為基調,兼用紅色,把青山綠水作為背景引入唐卡之中,開創(chuàng)了人物情態(tài)更加平和慈悲,線條流暢精細,空間布局更加舒朗、自由,民族與地域特色更為鮮明的勉唐畫派。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勉唐派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期間,曲英嘉措在勉唐派基礎上,通過適當吸收欽孜派的裝飾藝術、噶赤派的干畫技術以及突出塑造人物形象的寫實技藝,環(huán)境生靈的活態(tài)描繪等方法,創(chuàng)立了新的繪畫流派,史稱“勉薩派”,即新勉唐畫派。
作為本次展覽的主策展人,西藏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吉如·巴桑羅布介紹,此次勉唐篇展品共計60幅,近六成展品均為首次展出,比如布畫永樂御制文殊菩薩贊唐卡和絹畫藥師佛唐卡這兩幅展品,都是勉唐畫派唐卡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據(jù)悉,本次展覽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展期臨近,請感興趣的觀眾關注西藏博物館微信平臺展覽訊息。“唐卡藝術專題展計劃將展出西藏各個畫派的唐卡作品,首次推出勉唐畫派,接下來可能會是齊崗、欽孜等畫派?!奔纭ぐ蜕A_布說。
據(jù)悉,“如意度量 五彩意境”唐卡藝術專題展為西藏博物館精心策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詳細闡釋了西藏文化藝術形成過程中,始終不斷汲取和融合周邊各民族文化精髓的歷史事實。“我們期望通過這一系列唐卡展覽,積極推廣和傳承優(yōu)秀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與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的根基,加大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奔纭ぐ蜕A_布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